“曾逐东风拂舞筵”出自唐代李商隐的《柳》。“曾逐东风拂舞筵”全诗《柳》唐代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,乐游春苑断肠天。如何肯到清秋日,已带斜阳又带蝉。作者简介(李商隐)李商隐,字义山,号玉溪(溪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
——唐代·李商隐《柳》 曾逐东风拂舞筵,乐游春苑断肠天。 曾逐东风拂舞筵,乐游春苑断肠天。 如何肯到清秋日,已带斜阳又带蝉。 柳树伤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经追逐东风,犹如 *** 在宴席上翩翩起舞,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,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。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,已是夕阳斜...
“曾逐东风拂舞筵 , 乐游春苑断肠天。如何肯到清秋日 , 已带斜阳又带蝉”整句的意思是曾经追逐东风,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,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,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。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,已是夕阳斜照,秋蝉哀鸣的景象了。全诗句句写柳,却不着一个“柳”字。句句写景,又句句抒情。...
唐代诗人李商隐以柳为载体,创作了一首深沉而富有哲理的七绝《柳》。诗中,他描绘了一幅曾经在春日乐游苑繁华欢愉的景象,柳枝轻拂舞者的衣裙,仿佛与东风共舞,那是令人断肠的美丽瞬间。然而,诗的转折点在于,诗人将我们带入清秋,那时的柳,已不再是春天的繁华,而是披着斜阳,伴随着蝉鸣,显得孤独而...
1、诗句曾逐东风拂舞筵描写的植物是柳。出自:唐代李商隐的《柳》2、原文:曾逐东风拂舞筵,乐游春苑断肠天。如何肯到清秋日,已带斜阳又带蝉。3、译文: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,那是乐游苑让人断肠的春天。为什么在今天这萧瑟的秋日,已经身披夕阳又要满带鸣蝉。
译文 你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,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,人们在乐游苑中游玩。又为何肯捱到秋天来啊,现在已是夕阳斜照,秋蝉哀鸣的景象了。注释 东风:指春风。舞筵:歌舞的筵席。乐游:乐游原的省称,也叫乐游苑,在唐代长安东南,今陕西西安市郊。断肠天:指繁花似锦的春日。断肠:销魂。肯...
李商隐关于春天的诗句 1.李商隐春天的诗句 曾逐东风拂舞筵,乐游春苑断肠天。 —— 李商隐《柳》芭蕉不展丁香结,同向春风各自愁。 —— 李商隐《代赠二首·其一》怅卧新春白袷衣,白门寥落意多违。 —— 李商隐《春雨》芳心向春尽,所得是沾衣。 —— 李商隐《落花》远路应悲春晼晚,残宵犹得梦依稀。 —...
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。描写:柳 《柳》作者:李商隐 (唐)曾逐东风拂舞筵,乐游春苑断肠天。如何肯到清秋日,已带斜阳又带蝉。
《咏柳》作者:贺知章 ——朝代:唐代 原文: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译文: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,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,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,在春风中婆娑起舞。这一片 片纤细柔美的柳叶,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?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,温暖和煦...
曾逐东风拂舞筵”描写的植物是柳树。此句意思: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。意为春日细长低垂的柳枝,随风轻扬,最易使人联想起舞女的飘然舞姿。出自李商隐的《柳》。全诗为:曾逐东风拂舞筵,乐游春苑断肠天。如何肯到清秋日,已带斜阳又带蝉!知识扩展:出自李商隐的《柳》。全诗为:曾逐东风拂舞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