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、秋在水清山暮蝉,洛阳树色鸣皋烟。——出自唐·王昌龄《送狄宗亨》“蝉”在中间的诗句 1、青蝉渐傍幽丛噪,白鸟时穿返照飞。——出自唐·罗邺《夏晚望嵩亭有怀》2、落日早蝉急,客心闻更愁。——出自唐·陆畅《闻早蝉》3、已被乱蝉催晼晚,更禁凉雨动褵褷。——出自唐·吴融《高侍御话及皮博士池中白莲因成一章寄博士兼奉
关于描写蝉的诗句1、莫侵残日噪,正在异乡听。——五代楚·刘昭禹《闻蝉》2、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。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薄宦梗犹泛,故园芜已平。烦君最相警,我亦举家清。——《蝉》3、门柳不连野,乍闻为早蝉。游人无定处,入耳更应先。——《早蝉》4、蝉发一声时,槐花带两枝。只应催我老,...
“蝉声无一添烦恼,自是愁人在断肠”(宋 杨万里《听蝉》) “何必雍门弹一曲,蝉声极意说凄凉” (宋 刘克庄 《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》) “高树蝉声入晚云,不唯愁我亦愁君。何时各得身无事,每到闻时似不闻”(唐 雍陶《蝉》) 4.带蝉字的诗句 蝉噪林愈静,鸟鸣山更静 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侵 ...
1、蝉 [唐]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。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薄宦梗犹泛,故园芜已平。烦君最相警,我亦举家清。2、蝉 [唐]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3、蝉 [唐] 雍陶 高树蝉声入晚云,不唯愁我亦愁君。何时各得身无事,每到闻时似...
何处的春江不泛月光,何处的野人不着衣裳?(唐·杜甫《春夜喜雨》)山丘在水的映衬下若隐若现,云树相依,蝉鸣声使得人们难以入睡,几度飞过小桥,增添了几分诗意。(唐·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)车马远行,恒山之北,蝉鸣林中,这声音如同天地间最古老的歌谣,令人陶醉。(《九辩》)
1,《蝉》唐代:虞世南 原文: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白话文释义: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,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。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,而不是依靠秋风。2,《在狱咏蝉》唐代:骆宾王 原文: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深。不堪...
关于蝉的诗句有很多,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:王昌龄《塞下曲·其一》:蝉鸣空桑林,八月萧关道。辛弃疾《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》: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柳永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: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李商隐《霜月》: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王昌龄《送狄宗亨》:秋在水...
白居易的《早蝉》中写道:“早蝉孤抱芳槐叶,噪向残阳意度秋。也任一声催我老,堪听两耳畏吟休。”通过蝉声的描写,表达了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。而元稹的《送卢诗》中“红树蝉声满夕阳,白头相送悲相伤”则将离别之情与蝉声交织在一起,显得格外哀婉动人。古人笔下的蝉,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,更...
展开全部 1. 关于蝉的古诗 蝉——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。 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 薄宦梗犹泛,故园芜已平。 烦君最相警,我亦举家清。 蝉[唐初]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 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 骆宾王《在狱咏蝉》 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深。 不堪玄鬓影,来对白头吟。 露...
关于蝉的诗句有以下几首中的经典之句:杜牧《题扬州禅智寺》:雨过一蝉噪,飘萧松桂秋。此句描绘了雨后蝉鸣与松桂秋景相交融的宁静萧瑟之感。阎选《临江仙·雨停荷芰逗浓香》:雨停荷芰逗浓香,岸边蝉噪垂杨。细腻刻画了夏日雨后荷塘边蝉鸣与垂杨相映成趣的画面。陆游《乌夜啼·纨扇婵娟素月》: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