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宏观效益的综合指标 宏观效益主要评估一级财政支出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、快速、健康发展方面的效果和程度。以下指标可用于评价:1. 国内生产总值(GDP)及其增长率,包括第一、二、三产业比重及增长率,反映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,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程度。2. 国民收入、国民收入增长率及
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公共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,其核心在于强调公共支出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关系,目标是提高效率、资金效益和公共服务质量。该体系将市场经济理念融入预算管理,使预算类似企业财务计划,通过内部监控保障目标实现,促进职能转型和市场协调能力。操作层面,绩效评价不仅监督支...
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是指运用科学、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,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,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,对公共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(包括经济绩效、政治绩效和社会绩效)进行的科学、客观、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。“绩”是指财政支出应达到的可量化的目标,“效”则是指财政支出应达到的具体目标,也就是支出...
评价体系的建立,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。首先,要明确评价的目标。比如,教育支出的评价目标可能是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,促进教育公平。其次,要设定合理的评价指标。这包括经济效益指标,如项目成本和效益比;社会效益指标,如社会满意度和公众参与度等。再次,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,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...
要完善我国的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,首先要明确目标,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,合理配置资源,优化支出结构,规范预算资金分配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。其次要确定原则,即统一领导原则、分类管理原则、客观公正原则、科学规范原则。然后要使用科学、规范、符合实际要求的的方法,一般采取定性...
综上所述,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体系,涵盖了项目决策、资金管理、制度执行、产出情况和效益情况等多个方面。通过全面、系统地评价这些内容,可以客观地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,为预算编制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,促进财政支出的优化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。
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 1、成本—效益分析法,即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,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,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。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和效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评价,如公共工程项目等,但对于成本和收益都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项目则为力,一般情况下,以...
这是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。 (三)未构建规范的指标体系。目前,各有关部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通过若干固定的财务、技术和工程管理指标进行全过程评价,评价侧重于技术、工程和资金使用的合规性,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不足。同时,各部门评价指标设置呈平面化和单一性,缺乏一套建立在严密...
财政部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》(财预[2011]285号)第二十一条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、比较法、因素分析法、最低成本法、公众评判法等。(一)成本效益分析法。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,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。(二)比较法。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、...
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形式多种多样,旨在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。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目标管理评价法、成本效益分析法、比较分析法和公众参与评价法等。目标管理评价法主要关注项目的预期目标实现情况,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来衡量项目的绩效。成本效益分析法则侧重于计算项目实施的成本与带来的经济效益,从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