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瓷文物方面,北宋钧窑天青窑变釉兽耳衔环三足炉、金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、唐彩釉骑马俑等,展示了古代陶瓷工艺的精湛。唐彩釉塑贴云龙纹三足罐、东汉绿釉陶狗、商饕餮纹彩绘陶鬲等,更是将古代制陶技艺推向了高峰。青铜文物中,商代的饕餮纹大圆鼎、三勾兵、卷体夔纹盘龙盖罍,以及北宋的卤簿钟、燕王职戈等,不仅造型独特,而且
出土文物:如彩绘陶鬲、大唐回村1号墓出土文物等,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丧葬习俗,还反映了廊坊地区在这一时期的繁荣与发展。同时,出土的蟠虺纹铜豆、蟠虺纹铜簋、蟠虺纹铜鼎等青铜器,以及铜剑、铜戈等兵器,都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军事力量和工艺水平。(注:此处图片为彩绘陶鬲,虽与...
泥质红陶器物:种类:包括钵、盆、罐以及尖底瓶的部分残片。特点:这些陶器经过彩绘装饰,纹饰精美,如绳纹、弦纹和堆纹,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制陶技艺和审美情趣。夹沙红陶器物:种类:主要有夹沙红陶罐和釜沿。特点:这些器物的出土,进一步证明了当时制陶工艺的多样性和技术水平。夹沙灰陶鬲口沿:特点...
其中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、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鬲、西汉王莽铸钱陶范、辽代三彩鸳鸯壶、清代金字楠木骨灰罐等都属馆藏精品,但要从浩如烟海的珍品中,挑出一件最有价值的“镇馆之宝”,还是这件赵宝沟文化石雕人像。
大墓中并且随葬有精美的彩绘陶鬲、罐以及酒器爵、等。陶胎多为橙红色,表面为黑色,并经磨光,上面用白色及红色绘出精美的云纹及兽面纹等。这些彩绘陶器上的兽面纹以及酒器爵、的造型与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地出土者很相似。此外,夏家店下层文化还出土有卜骨,先钻出小圆窝,再加以烫灼。这些显然是受到了中原夏商文化...
仰韶文化,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,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(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,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),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。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,故按照考古惯例,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。其以渭、汾、洛...
鬶的美学价值超越了陶鬲,其红色的表面源于烧制过程中的氧化焰,使铁元素转化为三价铁,形成典型的红陶。根据胎体材质和砂质含量,红陶鬶可分为泥质和夹砂两种类型。我厂在红陶制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凭借强大的设计能力和自然主义的审美,致力于创造环保产品,满足市场需求。瓷板画—釉陶,作为历史悠久...
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、红山文化石雕人像、赵宝沟文化凤型陶杯、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鬲、西汉王莽铸钱陶范、辽代三彩鸳鸯壶、清代金字楠木骨灰罐、清代金字《甘珠尔经》等都属馆藏精品,具有重要的历史、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。历史沿革1958年,组建昭乌达盟博物馆筹备处。1961年改称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,站址...
馆内馆藏文物一万余件,其中一级文物103件,二级文物228件,三级文物854件。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、红山文化石雕人像、赵宝沟文化凤型陶杯、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鬲、西汉王莽铸钱陶范、辽代三彩鸳鸯壶、清代金字楠木骨灰罐、清代金字《甘珠尔经》等都属馆藏精品,具有重要的历史、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。
采集有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夹砂灰陶鬲、 及泥质灰陶罐等残片,饰绳纹、弦纹。还发现西周时期的陶罐、鬲等。 (见《考古与文物》1 984年1期) 6、阳陵故城 [马家湾乡米家崖村北300米·西汉·县文物保护单位] 位于泾河南岸台地上,城址平面呈现长方形,城墙夯筑。现存南墙残长约600米,东、西墙均残长约60米,残高...